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為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提升教師的職業認知,為其職業規劃提供保障,結合學校教風學風建設的相關要求,2021年4月21日下午,汽車與智能交通學院黨總支邀請督導朱建中副教授為全院教師作題為“職業認知與課堂教學”專題講座,就教師的職業認知與課堂教學進行了細致的經驗分享,并針對學院教學現狀作了指導交流。講座由何宇漾副院長主持。
朱教授對教師職業認知進行了高度概括:定好位、守好崗、用好情、盡好責。定好位要求教師能夠使自己在崗位上正常發揮作用,并能使學生在接收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感到愉悅;守好崗需要教師在理解崗位職責的前提下,參透對象需要,掌握崗位技能,善于協調各方,從而更好地完成崗位任務;用好情則要求教師像呵護家人那樣呵護學生,做到職責生情催發萬物復蘇,言行達情拓升智者靈魂,落花為泥育出萬紫千紅;盡好責意味著要以知識分子的理性和熱情、以盡我的社會職責的方式、合眾人之綿力托升民族的希望和國家的強盛。他希望老師們要提高政治站位,要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政治高度,從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優秀的建設人才角度,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
朱教授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和案例,強調老師要當好學生的靈魂導師,不但要從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面嚴格訓練學生,更要注重在意識形態領域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在不同的年齡段,教師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當成自己的孩子去培養,努力使自己成為與時俱進的教師,這樣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和愛戴。
追求是因為有目標和希望,但目標和希望永遠都不是靜止的,所以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和處理事務的能力。最后,朱教授對他所理解的課堂要求——語言和要求、動作與板書、規范與禮儀、課堂氛圍及調節等教學基本功進行了庖丁解牛般的詮釋與分享,勉勵老師們要增強教學自信,嚴格把握職業規范,掌握課堂教學技巧,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職業素養熏陶出優秀的一代新人?;顒又薪處焸冞€就感興趣的問題與教學中的困惑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與探討。
何宇漾副院長在總結中要求全體教師認真體會朱教授對教育事業的拳拳之心和對教師的殷切期盼,就職業思想和職業能力的提升開展持續深入的研討,不斷提高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自覺性,把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學習感悟滲透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做新時代的“四有”好老師,為人才培養和學院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