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特级毛片在线观看免费,在线免费小黄片视频,无码人妻少妇伦在线电影,欧美日韩激情视频一区,天干夜天干天天天爽视频,免费观看全黄做爰,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免费观看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離退休工作

當前位置: 必威 >> 離退休工作 >> 正文



珍藏的中央蘇區銅幣----劉長海
日期: 2019-10-01      信息來源:必威      點擊數:

1958年國慶節,身著海軍上尉制服的大哥趕回家,特地贈我一枚中央蘇區的五分銅幣。他深情地說,這是老紅軍首長送給他的,今天轉贈給你:“帶著去新疆吧!”

10月23日在上海火車北站,鑼鼓聲中我登上了西去的52次列車,奔赴天山,投身于支援邊疆教育的偉大亊業。好兒女志在四方,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三天三夜隆隆的火車在祖國大地上急馳,我倚靠著西去列車的窗口,仔細地端詳著這枚中央蘇區的五分銅幣。聽大哥介紹,這是1934年2月在中央蘇區發行的,當時毛澤民是蘇區銀行行長。8個月后紅軍突圍開始二萬五千里長征。啊,經歷炮火洗禮的銅幣!紫銅色圓圓的銅幣沉甸甸的,仿佛很重很重。我數著銅幣正面周圈共有76顆圓珠,中間是刻有黨徽的地圖,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八個字突現周圈。背面雕有麥穗花環,左邊22顆麥粒,右邊20顆谷粒,花結為內方外圓角形,禾葉下還有條凹槽,“五分”兩字顯示中間,真精致啊!

從此,這枚中央蘇區銅幣伴隨著我歷經天山風雪、大漠沙濤。從八道灣大煉鋼鐵到和平渠刨冰取水;從南山放牧牛羊到西山運石修渠;從農場千畝苞谷地到安寧渠燒磚蓋房......不論是烏魯木齊第一師范的三尺講臺還是萬仞山巒,我都懷揣著這枚珍貴的銅幣挺回來了走過來了!我曾獲得鋼鐵尖兵光榮稱號,1960年出席了烏魯木齊首屆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會。

1964年8月我考進了新疆大學中文系,作為調干生我開始了大學生多彩的生活,讀書破萬卷,唯有讀書樂。革命先輩林基路、毛澤民等都曾此院紅樓工作過,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紀念館就在附近的巷子里。我曾多次去參觀,仔細地觀看烈士的遺物和手跡,毛澤東的弟弟毛澤民就是被盛匪殺害的,真是可惜啊!我們在清明時節到燕兒窩烈士陵園瞻仰毛澤民、林基路的紀念墓碑,緬懷先烈的偉大人生,決心繼承先烈遺志。那時我又一次端詳珍藏的中央蘇區銅幣,心里涌動著一股熱流,一股勁!

1966年12月我懷揣著中央蘇區五分銅幣開始了新的長征。12月4日我和五湖四海的戰友們從江西萍鄉出發,徒步跋山涉水翻山越岺直奔井岡山。日行一百五十里,對我們這些大學生來說簡直不可能,但在長征精神激勵下終于成功了!難忘那天夜晚,我們在山上迷了路,就是江西佬俵們打著火把引領我們下了山。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好香,頓頓吃得精打光。干稻草來軟又黃,金絲被兒蓋身上,不怕北風和大雪,暖暖和和入夢想。我似乎真的穿越到紅軍時代中央蘇區,沿途我們訪問了三灣、茅坪。毛澤東著名文章《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就是在茅坪這間草房里寫成的!如今,我們在這里找到了答案,看到了結論。

1966年12月9日我們登上了井岡山,啊!一路辛苦一路歡歌,一路學習一路攀登,一路探索一路問答。我領到了一付扁擔一雙草鞋和一頂斗笠,心里真高興呀!也許這就是我們一代人的生活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澤東的革預言鑄就成井岡精神!在那動亂的歲月里,我懷揣著中央蘇區五分銅幣,走遍大江南北,遍訪革命圣地:從上海一大會址到南湖紅船,煙雨樓下譜新篇;從武漢講習所到黃鶴樓上,大江東去浪濤濤;從韶山沖滴水洞到瞻仰毛澤東故居,留下難忘的身影;從南昌起義的刀槍箭叢到晨光機械廠,紀念碑下舉紅旗;從延河水爬坡到楊家嶺,夜宿窯洞難入眠;延安寶塔下我身著八路軍制服,象模象樣地敬著軍禮!延安精神引領我到西柏坡,啊!這一路都是在爬坡,不忘初心我來到了北京城。大海航行靠舵手,我們走到大路上。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歷史功過,時代變遷,風雨兼程,一代人跌宕起伏。我望著天安門,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心中滿懷希望,高高擎起中央蘇區五分銅幣,呼喊中國共產黨萬歲!

1969年春,大學畢業生統統下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我懷揣著中央蘇區五分銅幣,搭乘馬車來到天山腳下五一農場第四生產隊,這里依然是冰天雪地,和農工們一起住進土坯房。幸虧生產隊有食堂,喝碗玉米糊啃個饃就下地干活。農村是個廣闊天地,在那里大有可為!說實話,到新疆十來年,我還沒有真正當個農民種過地。幸虧老班長朱蔭桐是個好把式,耐心指導我干農活,農友們都很熱心關照,活兒雖重還能扛得住。一晃一年時光過去,我初步嘗到了當農民的樂趣,體察到農民的痛苦與堅忍,體驗了農村春夏秋冬的韻味。我在四隊黨支部指導下組建了農場第一個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領導小組,從此,開始了有組織有計劃的活動,《新疆日報》還專門發了報道文章呢。

1970年春我被調到場部政工組,又一場新的考驗開始了。幸運的是我迎娶了新娘,六一前我倆在場部小會議室舉行了簡樸的婚禮,主婚人是軍代表。一把上海寄來的喜糖分發給祝福的同事和朋友,沒有婚紗,沒有音樂,沒有喜宴,沒有......但是,小小土坯婚房的溫馨氣氛和布置,還是被工宣隊批評“小資味”呢!不久,新娘就由新疆大學軍宣隊分配到伊犁特克斯軍馬場9901部隊接受再教育了。天隔一方,千里迢迢,唯有思念。我懷揣著中央蘇區五分銅幣走訪各個生產隊,深入群眾了解農工兄弟的要求與呼聲,訪貧問苦。聽取知青朋友的意見,積極工作,吃苦耐勞,勤勤懇懇,創造條件爭取入黨。難忘1971年3月31日我獲得通過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農場五年再教育使我經受了嚴峻的考驗,承受了黨的嚴格紀律教育,傳承了黨的優良傳統。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鉆研毛澤東思想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偉大實踐,思考中國的前途與命運。此時此刻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央蘇區銅幣的分量,我擔任總場干訓班的講師,從共產黨宣言講起,弄明白什么是前赴后繼傳承發楊?我在土坯房里思考,在簡陋的書桌前思索,忍受肝區疼痛,在茫茫田野里摸索前行。

1974年春我調回到了烏魯木齊第一師范,離開十年又重新登上講臺,重新開始了教師生涯。同時妻子也從八一農學院附中調到八一中學,女兒也進了八一中學附屬幼兒園,一家人總算安定下來。苦亦樂,甘亦樂,艱苦生活磨煉人。我倆重新拿起課本,翻閱教材,備課授講,仿佛開始了新的長征。當班主任,面對求知若渴的學子,我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人生感悟,告誡同學們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改變命運。錯誤與教訓,失誤與痛苦,這些都是寶貴的精神財富!至今,這些學生還念念不忘師生共同度過的歲月。不久,新疆師范大學重新組建,我又調入中文系任教。中央蘇區五分銅幣好似強大的發動機,鼓動我奮發鉆研中國文學史,熟讀歷代詩詞歌賦及戲劇小說......五千年文明的燦爛美文,偉大民族精神輝煌記錄,人世間悲歡離合,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所有的文學作品向我招手,啊!書海無涯,學海無界矣。

1978年夏我來到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教研室,在徐中玉、錢谷融、許杰和湯逸宗老師指導下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那是多么珍貴的再學習再探究的二年美好時光啊!上海圖書館藏書樓成了我們查閱研究的室庫,知識海洋里遨游。我懷揣著中央蘇區五分銅幣加入了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作為首批會員赴揚州參加研討會,有幸同復旦大學陸士清先生相識相伴,建立了幾十年的友誼。文學是人學,從五七年爭議到八十年代終于認可。真是不容易啊!

1980年夏我又與周政保一起從新疆出發,去北京參加了首屆中國當代文學講習班,在首都師范大學里度過了炎熱的夏天。他后來調到八一電影制片廠,成為軍內專職文學評論家。講習班讓我大開眼界,首都文學界遠比上海熱鬧。那時當代文學異常活躍,各類新作層出不窮,文學新人也如明星閃爍,評論家們鼓吹抨擊各顯其能。真的,我端詳著中央蘇區五分銅幣似乎覺得更閃亮精致了。我們還進入中南海參觀,那可是真幸運。我們漫步在瀛洲亭閣,還進了毛澤東的豐澤園,啊!毛主席的床夠大呀,一半堆放著各類線裝書。偉人的生活原來也是窮書生一般,與書相伴噢。

新疆師范大學新校址新局面新氣象!我先后在四個不同年級開講《中國當代文學》課程,頗受師生好評,指導學生畢業論文。同時在學報和文學雜志上發表各類學術論文和評論,還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新疆分會,成為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會員。論文、文學評論及小說散文紛紛發表,大漠風度,天山氣魄,真是迎來了豐收的年月。此時此刻,我被聘為大學講師,懷揣著中央蘇區五分銅幣走上講臺侃侃評述中國當代文學,攜帶學術論文走向全國參加各類學術研究活動,真可謂意氣風發,學以致用矣!

孔雀東南飛,改革開放大潮迎來了人才流動,我為邊疆教育事業奉獻了青春與熱血,二十八年啦,我無悔自己的選擇。父親年邁,革命老人需要兒女照顧,于是一紙調令就將我們一家遷移至太湖之濱惠山腳下。1985年春天啊,落腳在電子工業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無線電工業學校,住筒子樓。參加籌辦管理學科,真是差別太大,從文科跳到理科。好在我這個主任只管行政管理專業的課程,從事文秘寫作教學工作。我懷揣著中央蘇區五分銅幣很快適應角色轉換,俯視江南文學,操起文藝評論的筆尖剖析太湖文化藝術。作家關系轉到江蘇省作家協會,擔任無錫作家協會理事。校方分配了大王基新房,五樓兩室一廳60平方,終于安居樂業了。為培養文學人材,1986年秋創辦了《橫云文學社》。十幾年里走出了不少文學才俊,有詩人、小說家和文藝攝影家、電影導演和編輯,心血沒有白流,令人欣慰!我和妻子在同一所學校不同專業從事教學工作,各顯其能,獲得認可和好評。我被評為華晶優秀園丁,愛人被選為市人大代表。我成為中國現代寫作協會骨干會員,編寫《現代實用寫作》,主編《企業文化理論與實踐》,主編《中專生閱讀文選》還出版了文藝評論集《藝術的花環》,在報刊雜志上發表文藝評論。不久,由于教學成果顯著,我倆分別評為高級講師。畢業生遍布大江南北、大河上下,走到那兒都能見到我們的學生!家國情懷,桃李滿天下,令人欣慰!

退休啦!2001年6月我懷揣著中央蘇區五分銅幣攜妻兒回到上海,貸款十年購置公寓房,120平方三房兩廳兩衛,定居九亭鎮。鳥語花香,松竹梅菊,桂花香飄。葉落歸根,安度晚年。作家會員轉至上海作家協會,參加了三次會員大會。先后在《上海作家》等報刊發表評論文章。發揮余熱,中外教育交流活動倒也樂呵呵,一個嶄新領域,讓我對世界教育有了新的認識。在著名的“中智留學”當顧問,又去中外合作華星學院當副院長和教授。教育無國界與有教無類相得益彰,留學深造,來去自由,真是改革開放好啊!俱往矣,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如今,吾輩老矣。撫摸我珍藏了六十余載的中央蘇區五分銅幣,感慨萬千。真乃是人生易老天難老,萬類霜天竟自由。值此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大慶日子里,我又一次仔細端詳這枚銅幣,仿佛重現紅軍長征的壯麗圖景。啊!不忘初心,我從井岡山走來,紅星閃閃放光彩!

學校地址: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錢藕路1號    郵編:214153  電話:0510-85804253

蘇ICP備11036003號-1 蘇公網安備32041202001161號    Copyright?  必威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