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光明網以“江蘇信息職院:專業競賽是高職生最好的‘練兵場’”為題報道了我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取得的豐碩成果。報道分為“以賽促改,搭建學生專業競賽平臺”、“以賽促教,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以賽促學,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等三個篇章,對我院人才培養質量進行了全面報道。
江蘇信息職院:專業競賽是高職生最好的“練兵場”
2014-07-24 15:24
光明網訊(通訊員 陳敏 蘇雁)6月底,“riorex杯”第四屆全國涉外會計崗位技能大賽總決賽落幕,必威學生趙越、李韓獲“外貿單證制作與審核”項個人一等獎。
這是必威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取得的碩果之一。近年來,必威師生在國際、國家和省市專業競技臺上捷報頻傳:2012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亞洲無線電測向錦標賽金牌、2013中國機器人大賽暨RoboCup公開賽冠軍。
必威黨委書記陸國平表示,作為江蘇省示范性高職院校,學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動內涵發展,致力于培養既有技能又有可持續發展力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以賽促改,搭建學生專業競賽平臺
目前,學院開設了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自動化生產設備應用、工程造價等新專業,構建了微電子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電氣自動化技術等十大專業群,并形成國家精品課程1門,江蘇省精品課程4 門、無錫市精品課程11門。
“課程改革—專業建設—專業競賽的互動模式是學院在內涵建設中探索出的新路徑。”學院教科處顧正剛表示,把專業競賽的內容提煉轉化為課程改革項目,促進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改革。該模式真正實現了課程改革與專業建設相結合、專業競賽與課程改革相結合。
據了解,學院專門成立專業競賽工作領導小組,扎實推進專業競賽目標責任機制,責任推進機制和獎懲激勵機制建設,制訂了技能培訓計劃、工作流程,競賽獲獎獎勵辦法等制度,學院引進優秀師資、加大投入向競賽方面傾斜,依托數量眾多、設施齊全、師資充足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平臺,全方位保障、舉合力推動競賽工作開展,以形成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的長效機制。
以賽促教,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參加競賽不僅提高學生,也對我們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位技能大賽輔導老師這樣告訴記者,單一的“理論型”教師要想教得好必須自己先“充足電”,下企業實戰、做科研項目、逛行業論壇,倒逼教師練過硬技能、保持對業態的鮮活認知。
在自主“充電”、全員奮進的氛圍下,近三年省級以上教科研項目是前6年的6.3倍,學院教研成果激增。獲得省級以上教科研項目27大類114項,獲得縱向科研經費撥款1838萬元,學院兩名教師分別取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專項項目和青年基金項目。
通過以賽促教,認真備戰市、省、國家級大賽,教師責任心、專業水平和綜合能力得到極大提升,打造了一批高素質“雙師型”教師。目前,專業教師中“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90%。
以賽促學,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因為在學校有豐富的實訓經驗,公司要求10天完成的考核任務,我5天就完成了!”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自動線安裝與調試”技能大賽中憑借高技能高素質獲一等獎的褚建強已被無錫信捷電器有限公司“看中”,現已成為公司技術骨干。
“本科生通過豐富的活動提高綜合素質,各類專業競賽就是我們高職生最好的‘練兵場’。”褚建強表示,通過參與競賽,既需要動腦對某個新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又需要實操、實現自己的方案,同時還需要與同伴、評委交流,是一個練腦、練手、練口和練心的“全練習”。
在2013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調查中,江蘇信息畢業生創新能力水平在全省高職高專院校中排名前列。
據不完全統計,學院學生近三年間參加各類專業競賽共獲得國家、省、市級以上獎項260多項,獲獎學生比例占在校生的10%以上。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協議就業率95%以上,位列駐錫16所高校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