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農學院的同學在農科所或科研單位就業后,他卻選擇在江南的一家漁業養殖場打工,待遇不好,工作十分辛苦。對此,很多同學嘲笑他,一個名牌大學生淪為高級打工仔有所不值,家人也很不理解。李強卻有自己的職場規劃,先苦后甜。
原來,他是在拜師深造。在打工兩年里,他利用技術員的合理身份,遍訪周邊牛蛙、甲魚、螃蟹等養殖場,向高級漁技師學藝。自認為成了這方面的行家里手后,他辭工回來,辦了一間“漁大夫”診所,為遍布市郊八十多個養殖場”送醫送藥”。由于技術精湛,專業熟,本市又獨此一家,那些患了“漁病”的養殖戶只會想到他。為避免遭遇全部損失,盡管開的“診斷費”和治療費相對較高,也樂意付。現在,吳強年“出診”收入在八萬左右。
大學生創業點評: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世人不屑的平凡崗位中積累自己的創業優勢,找準市場需求的空白點,后發制人,就能占領行業的制高點。有別他人,才顯另類,聚財有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