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敬禮,男,1994年7月生人,籍貫:江蘇沛縣。
2013年9月-2016年7月就讀于必威物聯網工程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在校期間學習成績排名班級前三,參與學院飛翼工作室學習、歷練,先后獲得過國家勵志獎學金、江蘇省Web設計大賽二等獎、無錫市第一屆大學生創業能力比賽一等獎等榮譽;
2016年6月—2018年3月,在無錫文思海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從事軟件設計開發工程師崗位工作,主要負責柯美打印機Web管理界面開發工;
2018年4月—2020年7月,在江蘇雅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從事高級Web前端開發工程師崗位工作,帶領團隊負責易優服精益設備管理平臺開發工作;
2020年8月至今,在朗新科技集團,從事高級前端開發工程師崗位工作,帶領團隊負責雙碳和能源—充電類業務交付工作,先后參與無錫市政充電、武漢東湖高新區綜合交通管理平臺等平臺建設。
事跡介紹
在物聯網工程學院歷屆畢業生中,有一位學子以其卓越才華和不懈努力,譜寫了屬于他的輝煌篇章。他就是2016屆優秀畢業生——常敬禮。自小便對計算機領域充滿濃厚興趣的常敬禮,在高考后堅定地選擇了軟件專業作為自己的求學之路。在大學的三年時光里,他憑借對專業的熱愛和勤奮的學習態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贏得了師生們的一致贊譽。畢業后,他依舊行走在軟件專業的發展道路上。
一、初出茅廬,嶄露頭角(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
2016年6月,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常敬禮,懷揣著對軟件專業的熱愛和憧憬,他踏入了無錫文思海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大門,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在這里,他擔任軟件設計開發工程師,主要負責柯美打印機Web管理界面的開發工作。面對陌生的工作環境、復雜的技術難題和繁重的項目任務,常敬禮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毫不畏懼,積極向同事請教,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
在項目中,常敬禮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注重整體設計,追求卓越,設計出了簡潔、易用、高效的Web管理界面。他深入了解用戶需求,不斷優化界面設計,力求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使用體驗。他的努力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也贏得了用戶的一致好評,這為他的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2018年3月—2020年7月)
在無錫文思海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兩年時間里,常敬禮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和技能儲備。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他毅然決定離開舒適區,挑戰更高的目標。
2018年3月,他加入了江蘇雅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擔任高級Web前端開發工程師職務。在該公司,常敬禮更加注重團隊協作和人才培養,他善于傾聽團隊成員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優勢,通過搭建高效協作的團隊文化和技術交流平臺,不斷推動團隊技術水平的提升和業務的拓展,形成了一支高效協作、技能水平過硬的團隊。他注重細節和品質,對每個項目都進行嚴格的測試和評估,確保項目的質量和穩定性。
在他的帶領下,團隊成功完成了多個重要項目的開發工作,其中包括易優服精益設備管理平臺等多個大型項目。這些項目的成功不僅為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和聲譽,也為他贏得了更多的榮譽和機會。
三、勇立潮頭,發揚“綠色”(2020年7月至2023年8月)
在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惡化的嚴峻形勢下,常敬禮深刻認識到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他選擇將綠色低碳理念融入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并為此付出了實際行動。
2020年7月,常敬禮加入了朗新科技集團,在該集團擔任高級前端開發工程師,并帶領團隊負責雙碳和能源—充電類業務交付工作。
在朗新科技集團,常敬禮帶領團隊先后參與了無錫市政充電、武漢東湖高新區綜合交通管理平臺等平臺建設。他注重將綠色低碳理念融入產品開發中,通過技術手段推動綠色低碳出行方式的普及和應用。這些項目不僅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也彰顯了常敬禮作為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四、緊跟步伐,迭代更新(2023年8月至今)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的概念。這一理念給常敬禮帶來了深刻的啟示和思考。他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迎合未來時代發展的重要體現,也是信息技術從業者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在這個嶄新的時代里,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型技術蓬勃興起,為信息技術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常敬禮深知只有緊跟時代步伐,加大研發力度,才能實現生產力的迭代更新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為此,常敬禮不斷學習和掌握新技術和新知識,積極探索新的應用場景和解決方案。他帶領團隊不斷研發新的產品和功能,推動公司在新能源、環保、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業務拓展和創新發展。
同時,常敬禮也注重與同行和合作伙伴的交流和合作。他積極參加各種技術交流和研討活動,與業界專家和同行共同探討行業發展趨勢和技術創新方向。通過這些交流和合作,他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和思路,為公司的技術創新和業務拓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五、小結
常敬禮深知每一代青年都肩負著特定的時代使命,他表示在傳承老一輩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精神的同時,也要勇于探索和創新,為時代精神注入新的活力與內涵。因此,他不僅在職業上追求卓越和成功,也在生活中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公益精神。他關注社會熱點和民生問題,積極參與各種公益活動和志愿服務工作。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會貢獻著力量,傳遞正能量,彰顯著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文:鄭旭輝,審:張薇、華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