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好漂亮”、“要是我們村也像朱村一樣多好,家家都是別墅,家家都有汽車”、“老師,這里的農民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學生的問題越來越多,在聽了老師的介紹以后,感嘆也越來越多。4月19日,主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的思政課在“陽山蜜桃小鎮”朱村開講了。
與此同時,在秦邦憲故居,在榮毅仁紀念館,在闔閭城遺址博物館等教學實踐基地,每兩位老師為一組,圍繞一個主題,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內容,也正在為同學們進行著現場教學。在教學結束后,參加本次實踐課的學生們,還要精心制作自己的展示作品,以便在思政課堂上與未到場的同學們分享本次學習的成果與心得。
為了使思政課變“活”,變得更加“生動直觀”,我校思政部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傳統范式,一改以往單純的參觀學習模式為“問題導向式”的現場教學模式,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思索走出教室,深入社會尋求答案,通過理論—實踐—理論的反復過程,最終達到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大學生成長發展、思想不斷升華的良性循環。本學期來,思政部共組織了700多名學生參與思政實踐課,使思政課教學“行走”起來,深入社會實踐,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的論知識的理解,真正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入腦入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