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高校教學管理研究會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委員會在南京舉辦2023年學術年會,為全省各高校課程思政領域專家學者搭建深入交流平臺。與會代表圍繞建設優質課程思政資源、全面提升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持續提升課程思政育人效果等展開深入探討。
強化設計建成體系。近年來,江蘇圍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各高校致力于推動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建設全過程,形成“校校有精品、門門有思政、課課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2020年7月,省教育廳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全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針對課程思政從學校層面、專業層面和課程層面設立三級指標體系,加強定性評價和定量考查,引導高校創新課程思政建設的方法和路徑。同年8月,省高等學校教學管理研究會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委員會在省教育廳指導下成立,搭建起省域層面課程思政的研究、咨詢和學術交流專門平臺,進一步提高全省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整體水平和成效。省級統籌下,全省各高校紛紛行動起來,建設本校課程思政體系,讓思政元素在各類課堂迅速扎根。
凝練經驗發掘特色。近年來,在持續深化課程思政改革創新的過程中,各高校不斷提煉學校辦學歷史中的精神內核,積淀形成課程思政特色品牌。東南大學開展了全校范圍內的教育思想大討論,對課程思政的思考始終貫穿其間。南京理工大學因勢利導推進課程思政改革,讓軍工精神融入學校各個專業、各門課程中,鼓勵輔導員等基層思政工作者面向青年學生做好黨的創新理論的日常宣講。揚州大學農學院在開展專業教學過程中,更強調在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學生的農業情懷顯著增強,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在鄉村貢獻青春力量。
潤物無聲打造“金課”。近幾年,我省遴選確定了省級示范高校10所、示范專業52個、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83門,一大批課程思政“金課”涌現。本次學術年會上,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負責人講授的“宇宙人生”、河海大學教務處負責人講授的“土力學”、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負責人講授的“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等示范課,為各類型的課程思政提供了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