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代碼:530701)
一、招生對象與學制
招生對象:高中畢業生
學制:全日制三年
二、職業面向
所屬 專業大類 |
所屬 專業類 |
對應行業 |
主要 職業類別 |
主要崗位類別(或技術領域) |
職業資格證書 或 技能等級證書 |
財經 商貿 (53) |
電子 商務 (5307) |
互聯網和相關服務(I64) 批發業(F51) 零售業(F52) 農產品加工、工業品加工制 造業(C13-C18) |
銷售人員 (4-01-02) 商務咨詢服務人員 (4-07-02) |
電子商務師 運營主管 直播運營 互聯網營銷師 視覺營銷設計師 全渠道營銷主管 互聯網產品開發主管 智能客服主管 |
網店運營推廣(中級) 電子商務師(中級) 電子商務數據分析 (中級) 直播電商(中級) |
三、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養、信息素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較強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掌握本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面向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批發業、零售業等行業以及相關企業,掌握扎實的科學文化基礎和數據分析、 HTML、新媒體、供應鏈、圖形圖像、短視頻及相關法律法規等知識,有較強實踐動手能力,并具有從業職業資格證書,能夠從事內容運營、產品運營、用戶運營、全渠道營銷策劃、視覺營銷設計、新媒體營銷、網絡客服、互聯網產品開發與設計、電商運營數據分析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四、培養規格
本專業畢業生應在素質、知識和能力等方面達到以下要求。
(一)素質
1.思想政治素質: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能夠準確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和實踐要求,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躬身踐行“兩個確立”。
2.人文素質:
(1)具有一定的文學、藝術修養和人文科學素養;
(2)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
(3)具有一定的寫作、英語以及禮儀知識;
(4)具有分析和解決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問題的能力與方法。
3.職業素質:
(1)熱愛電子商務專業,具有本專業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2)具有從事電子商務專業相關職業崗位的實際工作能力;
(3)具有恪守遵規守法、誠實守信、保護網絡及數據安全、保守商貿活動中客戶的私密信息等良好的信息素養、職業道德與敬業精神;
(4)具有良好的溝通交往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能夠與不同崗位人員進行有效溝通與協作;
(5)具有熱愛勞動、愛崗敬業、自律、誠信、進取、勇于創新的良好品質;
(6)具有拓展結構思維、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等數字思維;
(7)具有善于學習新知識、鍛煉新技能,能夠及時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的這種終身學習的理念。
4.身心素質:
(1)具有一定的商務、體育、衛生和軍事基本知識;
(2)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達到國家規定的對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合格要求;
(3)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
5.創新素質:
(1)能夠打破常規、突破傳統,具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直覺力、豐富的想像力、預測力等;
(2)能夠根據所學專業知識為企業制定可實施的全方面多角度的電商運營服務。包括服務意識的創新、服務環境和服務設施的創新、服務方法的創新和服務手段的創新等。
(二)知識
1.掌握必備的思想政治理論、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具備必需的文學、美育等文化基礎知識;具備一定的政治理論知識和人文、法律知識。
2.具備電子商務專業所需的法律法規、外語、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
3.掌握電子商務相關基礎理論知識;熟悉電子商務行業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新應用。
4.掌握電商平臺的規則、內外貿電商店鋪開設、交易流程、電商全渠道運營數據分析的基礎知識。
5.掌握視覺營銷設計、直播、短視頻、網頁設計的基本知識。
6.掌握數據采集與處理、數據可視化分析、營銷推廣、社群管理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7.掌握內容運營、產品運營、用戶運營、全渠道營銷策劃等相關數據化運營知識。
(三)能力
1.具有內容運營能力,能開展內容策劃、內容創作、內容分發與傳播、運營實施與運營效果優化提升工作;
2.具有商品運營能力,能完成商品的市場分析、方案制訂、組織實施與運營效果優化工作;
3.具有用戶運營能力,能開展運營方案的策劃、用戶數據分析、用戶組織管理與運營效果優化提升工作;
4.具有移動端界面設計能力,能根據需求完成元素設計、界面設計、創意設計、促銷設計、交互頁面設計等工作;
5.具有新媒體營銷能力,能根據需求開展新媒體平臺選擇、營銷策劃、素材制作和投放引流;
6.具有適應產業數字化發展需求的基本數字技能和專業信息技術能力;
7.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表達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具有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
8.具有電子商務運營環節中所需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學習、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五、畢業資格與要求
1.畢業學分要求
“通識教育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學分≥134;“職業拓展課程”學分≥18;總學分≥152。專業必修課程學分必須全部獲得。未受過處分或者處分已撤銷。
2.計算機能力要求
獲得全國計算機一級證書或其他同等級計算機證書。
3.語言能力要求
《高職英語(一)》《高職英語(二)》成績合格。
4.職業資格證書要求
職業資格證書 |
發證部門 |
網店運營推廣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
北京鴻科經緯科技有限公司 |
電子商務師 |
中國人力資源發展中心 |
電子商務數據分析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
北京博導前程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直播電商(中級) |
南京奧派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
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可免職業資格證書要求:
(1)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或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 賽三等以上獎項;
(2)獲得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或世界技能大賽江蘇省 選拔賽一等獎;
(3)獲得專利。
1. 體質健康測試要求
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須達標。因病或殘疾不能參加全部或部分項目測試,可向學校提交免予執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申請, 學校審批后方可免予執行。
六、課程設置及學時安排
1.課程體系架構
(1)通識教育課程設置及安排
強化基礎素質,圍繞人的可持續發展、全面發展設置通識教育課程模塊。包括入學教育與軍訓、軍事理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與法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課、形勢與政策、四史教育、應用文寫作、信息技術基礎、信息技術基礎考證強化訓練、新一代信息技術導論、高職英語、體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美術鑒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創新創 業基礎、勞動教育等方面的課程或專題講座。合計 46 學分。
(2)專業基礎課程設置及安排
強化職業基本素養,圍繞電子商務行業、企業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的任職基本能力要求設置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包括職業素養、電子商務基礎與應用、管理學基礎、數據分析基礎、市場營銷、網絡客服實訓、海瀾企業文化、電子商務沙盤實訓、電子商務創業實踐等課程,合計 23 學分。
(3)專業課程設置及安排
強化專業素質,圍繞電子商務職業崗位職責及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設置專業課程模塊。包括網絡營銷實務、網絡商品圖像設 計與處理、網頁設計與制作、電商視覺設計實訓、數據化運營、移動商務交互設計與開發、電商考證實訓、跨境電子商務實務、新媒體內容策劃與推廣、電商直播實務、畢業設計、崗位實習等課程,合計 68 學分。
(4)職業拓展課程設置及安排
強化職業能力,圍繞專業知識面的拓展設置職業拓展課程模塊。包括選修課、社會實踐、素質拓展、主題思想教育等課程, 合計 18 學分。
2.專業核心課程信息表
序號 |
課程名稱 |
課程類型 |
基準學分 |
基準學時 |
職業能力培養 |
主要知識與技能點 |
1 |
網絡營銷實務 |
B |
4 |
64 |
培養學生進行 SEO、SEM 推廣優化、軟文撰寫、營銷策劃等網絡營銷推廣、SEO 優化等崗位需要的職業能力。 |
熟悉企業架構和電子商務的流程,分析公司網絡營銷的能力和水平;能利用網絡銷售平臺網絡工具進行網絡推廣;能利用搜索引擎網站、論壇、博客、郵件列表等工具進行推廣和交流,促成營銷信息的有效傳播;能獨立撰寫網絡營銷方案、流程、組織、實施網絡推廣。 |
2 |
網絡商品圖像設計與處理 |
B |
4 |
64 |
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創新能力和視覺營銷能力, 為學生勝任運營型網店 美工崗位夯實基礎。 |
掌握網絡商品的拍攝技術,Photoshop圖像處理的基本方法與技巧,圖像處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具備網店視覺設計與裝修的基本能力。 |
3 |
數據化運營 |
B |
3 |
48 |
具備數字思維去分析“人”“貨”“場”運營問題、解決并預測可能會出現的問題,為電商運營提供更加科學的數據化決策的電商數據化運營主管、數據分析師、互聯網產品開發主管等崗位職業能力。 |
1.理解數據分析指標體系概念。 2.掌握數據分析方法與方法論,能根據數據運營目標采集與處理市場信息、營銷活動、產品需求等數據。 3.運用數據分析工具,對市場數據、客戶數據、推廣數據、客戶服務數據、銷售數據、物流數據進行全過程分析及可視化呈現。 4.撰寫數據分析報告,提出運營優化和改進建議。 |
4 |
網頁設計與制作 |
B |
4 |
64 |
具備進行需求分析、網站規劃、網站測試與維護等網頁設計師、電商平臺設計師等崗位職業能力。 |
能運用 FLASH 動畫設計制作技術、DREAMWAVE 、FIREWORKS 等網頁編輯制作技術,根據客戶需求規劃網站風格,設計網站目錄結構及網站的內容,建立動靜態網頁設計,并進行測試與維護等工作。 |
5 |
電商直播實務 |
B |
3 |
48 |
具備選品、活動策略、腳本撰寫、直播、后臺數據分析等電商主播、直播運營等職業崗位能力。 |
掌握直播選品的方法、原則,能根據直播賬號定位以及直播平臺的特點和要求,進行直播活動策劃、腳本撰寫、場景設備布置、直播控場、復盤分析等。 |
6 |
新媒體內容策劃與推廣 |
B |
3 |
48 |
熟悉平臺的規則,能進行新媒體類型分析,并根據企業市場定位對企業服務和產品進行文案策劃并推廣的新媒體運營、微信營銷等崗位的職業能力。 |
了解新媒體與自媒體的區別與聯系, 主流的新媒體平臺以及規則,認識新媒體平臺的營銷價值,能進行簡書、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平臺的內容策劃以 及運營分析。 |
七、教學基本條件
(一)師資隊伍
專業生師比按學生數與專任教師數比例不高于 25:1 的標準配備專任師資。專任教師必須取得教師職業資格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具備認真履行教師崗位職責的專業水平、信息化教學能力、電子商務領域社會服務能力和較強的教科研水平。
專業實行校、企雙專業帶頭人制度。校內專業帶頭人具備高級職稱,有三年以上職業實際工作經歷,具備雙師資格;校外專 業帶頭人在行業企業有一定影響力和社會認同度。
專業教學團隊在學歷、年齡、職稱等方面應結構合理,原則上應具有一年以上的企業工程實踐經歷,具備雙師資格的教師應達到 90%以上,應能充分發揮育人功能,應具有很強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實踐能力及教科研能力。
企業兼職教師應占教師總數的比例為 20%,應具備中級或以上職稱,原則上應是企業(事業)單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或行政管理人員。兼職教師所承擔課時比例不低于總學時的 20%。
(二)教學設施
1.專業教室應達到的基本條件
專業教室需要配備 50 人同時上課需要的課桌椅、黑板、投影儀、網絡,滿足專業的理論授課及信息化教學要求。部分教師能夠自由安排桌椅,滿足分組教學要求,滿足實施混合式教學要求。
2.校內實訓室(基地)應達到的基本要求
專業配備滿足 B 類、C 類課程教學,如電子商務沙盤模擬經營、1+X 電子商務數據分析、1+X 網店運營推廣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軟件、網店裝修、客戶服務、網絡營銷管理系統、專業崗位基 本技能實訓等教學需要的校內實訓基地,配備電子商務沙盤模擬運營等教學軟件。專業課程教學的軟件、硬件設施應通過正常的淘汰更新制度保證其科學性、先進性。
3.校外實訓基地應達到的基本要求
與行業企業建立緊密型校企合作關系,建立能夠為專業學生進行認知實習、企業文化體驗、頂崗實習提供保障的校外實訓基 地。
4.學生實習基地應達到的基本要求
學生實習基地應當具備實習條件和管理環境,并具備實習學生所需的勞動保護和衛生、食宿等條件。實習基地應當具有相應專業技術職務的技能人員并配套相應的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指 導,使學生能有效地進行實踐鍛煉,順利完成教學實習計劃。
5.支持信息化教學方面的基本要求
專業根據課程特點及專業需求合理規劃專業核心課程資源 建設工作,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以課程信息化帶動課程教學現代化,重視多媒體教學資源的一體化設計,加強立體化教材和數字教學資源建設。
(三)教學資源
1.教材選用有關基本要求
專業優先從國家和省兩級規劃教材目錄中選用教材,優先選擇近三年出版的高職高專教材,教學內容與學科發展相適應,反映本學科的新進展、新成果。部分課程與行業企業開發特色鮮明的專業課校本教材,充分發揮校企雙方優勢,所編教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學習到企業的培訓內容,培養職業素養。
2.圖書配備有關基本要求
專業配有能夠滿足學生專業學習、教師專業教學研究和教學實施需要的各類專業圖書,數量充足。
3.數字資源配備有關基本要求
專業具有豐富的數字資源,主要包括各門課程的教學課件、課程教學視頻、微課視頻、仿真實驗實訓系統、手機學習平臺、試題庫等,能很好地滿足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檢測等需要。學校配備信息化教學平臺,能夠滿足教師進行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能夠開通CNKI 等相關電子資源,滿足專業拓展要求。
(四)教學方法
依據本專業培養目標、具體課程教學要求,為達成預期教學目標,結合學生能力與教學資源,在課程教學中因材施教,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除傳統教學方法外,鼓勵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案例教學、情景式教學、角色體驗法、項目教學等教學方法, 堅持學中做、做中學,教、學、做一體化。
(五)教學評價
主要包括對教學過程的質量監控,教師教學、學生學習評價的方式方法。對學生的學業考核評價內容應兼顧認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評價應體現評價標準、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評價過程的多元化,如觀察、口試、筆試、頂崗操作、職業技能大賽、職業資格鑒定等評價、評定方式。
(六)質量管理
建立健全校院兩級,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保障體系。以保障和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運用系統方法,依靠必要的組織結構,統籌考慮影響教學質量的各主要因素,結合教學診斷與改進、質量年報等職業院校自主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工作,統籌管理學校各部門、各環節的教學質量管理活動,形成任務、職責、權限明確,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質量管理有機整體。
八、制訂與實施說明
(一)制訂說明
1.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遵循“按崗位設置能力,按能力設置課程”的理念。根據職業崗位(群)對人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篩選學科中與培養職業能力直接有關并且使用效率較高的專業知識內容,構建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理論教學內容體系和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基本理論以“必須和夠用”為度,重點突出企業需要的人員所必備的實踐項目教學,強化職業崗位技能訓練, 將每個崗位的應知應會知識點和能力要素落實到理論和實踐教學模塊中,突出課程內容的針對性和適用性。
2.教學計劃總學分為154學分,總學時2914課時;其中通識教育課程的學分為46學分,占比為29.9%;專業基礎課程及專業課程學分為90學分,占比為58.4%;選修課學分為16學分,占比為10.4%。實踐性教學課程課時為2066課時,占比70.9%。符合教育部有關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
(二)其他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由行業專家與電子商務教研室教師共同開發與設計。
在人才培養制定過程中電子商務專業的骨干教師參與了企業調研、同行調研及畢業生調研等,為人才培養的制定工作做出了貢獻。
